實現“中國製造2025”要有中國民族工業應有的“製造精神”
秉持技術報國的理想信念,激發製造強國的匠心動力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,需要進一步弘揚與鑄就中國民族工業應有的“製造精神”——吃苦、敬業、鑽研、創新和奉獻,予以引領和強力推動。
1.要有吃苦精神。製造強國的實現需要每一個製造人品格堅韌,肯於吃苦,樂於接受苦差事、承擔苦任務,要求每一個肩負“中國製造”使命的人,有艱苦奮鬥的本色,任勞任怨。
2.要有敬業精神。敬業要求每一個肩負製造使命的人,有對事業孜孜不倦和鍥而不舍的追求,有對製造崗位和職業發自內心的熱愛,對工作全身心投入和一絲不苟,對每個環節、每件產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。
3.要有鑽研精神。鑽研精神是一種追求極致的專業態度,需要每一個製造人對完美追求的匠心獨具,享受工作中的內心寧靜,對產品的品質精益求精,廢寢忘食、潛心深鑽,把品牌做成信仰、讓智慧發揮到極致,力求成為行家裏手。
4.要有創新精神。每一個肩負“中國製造”使命的人,要有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大無畏精神,敢於在工作中拋棄舊思想舊事物,敢於創立新思想新事物,根據實際需要或新情況,不斷進行革新,科學探究和靈活解決問題,不墨守成規。
5.要有奉獻精神。每一個肩負“中國製造”使命的人,要有一種強烈的愛國情懷和崇高的集體榮譽感,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大局意識,肯於和樂於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、兢兢業業,付出辛勞、智慧和汗水,盡心竭力